溪中之岛 发布于:
其实只是没有编剧的说法而已,此片的灵感来自于《无人生还》是一定的。这种封闭空间内的人一个个莫名死去的故事,说白了其实和杀人游戏的方式和原则是非常类似的。此片聪明在于他套上了精神分析的外衣,让原本是需要说圆这个故事的很多线路其实可以在电影中无需那么的严丝合缝了。是《无人生还》以及《精神病患者》的复合体。导演的技法相当成熟,站在两位大师的肩上往前再走几步即是这部比较完美的小成本智能型心理惊悚
...

8 .2 / 7 .5
致命ID(2003)
影评(1749)|收藏(4276)
溪中之岛 发布于:
看这片的时候有个错觉,感觉像是回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电影。雷德福的导演水准我一直都相当肯定,但是也没有想到在这个年代他还能奉献这么一部有这么浓郁的怀旧气息的作品,实在令人欣慰。而且剧本实在很扎实,里面探讨了太多的问题,关乎司法,战争,正义,亲情,不一而足。比较遗憾的是,恐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在中国电影当中都很难找到对于这些主题,哪怕是稍微有点深度的诠释,所以谈到电影的差距,真的不
...

7 .9 / 8 .6
女同谋(2010)
影评(116)|收藏(484)
溪中之岛 发布于:
这段时间由于一直在整理各种悬疑推理类的素材,一口气将《白夜行》这部小说加上两部改编影片,一部电视剧全部尽数K掉。之后与朋友闲聊起究竟孰优孰劣?客观来讲确实没法作出一个统定的排序,平心而论,只单论这三部影视作品,都完全不能称得上经典,即便是归入到文学改编作品这个范畴之内,也不是上乘之作……不过她们都在各自的类型片种之内,以及各自的电影文化(或称影视文化)圈中,达到了起码较高的
...
7 .3 / 7 .3
白夜行(2010)
影评(320)
收藏(614)
溪中之岛 发布于:
我是不爱志怪故事的。
因此极为佩服两类人,第一类用鹅兄的话来讲被称为“超易感”型,就是每次看到神怪尸鬼类故事或者电影时,就如同瞥见滴蜜蜂巢的小熊,产生莫大兴趣,关键在于这类型的朋友往往想象力极度丰富,每每阅读观影时无不心惊肉跳,但仍然乐此不疲,夜半让猛鬼冤魂走入梦乡更是家常便饭。既便如此,仍旧发奋搜罗“天下鬼事”,案头床首常备一本“黑皮书”,逢人便讲“三更夜语”,不让人抓狂也颇为头大。
第二类就
...

8 .4 / 8 .4
雨月物语(1953)
影评(64)|收藏(428)
溪中之岛 发布于:
音乐美得常常让我忘记了画面中上演的是什么内容,从未有过的观影体验……
青春的滋味被音乐蒸馏出来灌醉了我……

8 .1 / 6 .0
曾经(2006)
影评(1698)|收藏(4509)
溪中之岛 发布于:
幸存者
记得第一次和你相遇
在墨色的夜
目盲的我
只可闻到鲜血的味道
天亮的时候
我寻觅不到你的身影
面对刺痛神经的阳光
我来不及闪躲
许多年间
我怀揣着对你的记忆
踏上旅途
探究那当时的秘密
...

8 .5 / 5 .9
人造天堂(2000)
影评(15)|收藏(403)
溪中之岛 发布于:
围绕“经典”,可能会产生三种读解方式,第一,针对作品本身的研析以及品评,其二,针对该作品创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对真实事件所做出的不停挖掘与推想,那么显而易见的第三种就是将第一种与第二种方式结合起来,能得到如此“礼遇”的伟大作品为数不少,比如《红楼梦》与其背后的“红学”。第一种方式恐怕是由于作品的年代过于久远,占有的直接材料过少,不得不将其上升为一种“纯文艺”理论层面的东西,你可以说它曲高和寡,也可以
...

8 .0 / 6 .5
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
影评(25)|收藏(173)
溪中之岛 发布于:
事先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与本影片内容没有任何关系,如想看本片的评论分析的朋友选择阅读
我们是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我们又该去哪儿?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这些问题如梦魇般缠绕着我的灵魂和思想。曾经的我们,经历过什么?你可以在百度或谷歌上面输入80后生人然后去查看我们本应该历历在目的一些细碎品片,从甘草杏酸梅粉到那些在童年时给我们无数感动的电视剧剧照,我们
...

8 .1 / 7 .8
老无所依(2007)
影评(1776)|收藏(5224)
溪中之岛 发布于:
3月21日,农历戊子年二月十四……
看了一场尴尬的电影,我走在西单的一条小巷里。3月下旬的风居然这么凉,凉得会吹散我心头仅有的一丝暖意。
这个世界是拥有爱情的人的世界,北京的商业街上全是年轻人,两两一起,他们携手,他们微笑,他们相爱……
我像个开着飞碟刚刚来到这个星球上的外星人,却觉得非常的陌生,我无处落脚,无人问津。
3月,枝头却见不到任何色彩,我和这个世界一同枯萎,我不知道盛开在
...
7 .7 / 6 .8
幸福(2007)
影评(170)
收藏(503)
溪中之岛 发布于:
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很想为《切腹》写点什么,不管怎么样,小林正树的这部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已然超越了黑泽明的任何一部武士题材作品。同样是武士的挽歌,后者的姿态与前者却千差万别。与黑泽明的理想主义相比,小林正树却社会学家派头十足,他的影片无不冷峻惨烈的道出社会的残酷与当权者人性的缺失。除了武士道精神的命题有异外,二者的作品的主题指向也存在根本差异,我没有一点点抨击黑泽明之意,只是自己在这么多年岁月中磨砺过后
...

8 .9 / 9 .7
切腹(1962)
影评(67)|收藏(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