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影片两个段落之间的衔接,凸显影片中时间或空间的转换,通常我们使用转场技巧,或者叫镜头转换技巧。本文中为了统一名称,统称为转场技巧。
转场技巧与剪辑密不可分,因此也可看做是一种剪辑技巧。从使用过程上讲,可分为技巧剪辑和无技巧剪辑两大类。本文重点说说无技巧剪辑。
众所周知,为了表现时间间隔或地点变化,许多影片在场景切换时采用“淡入”或“淡出”的方法来实现完整的段落感。最常见的就是一个画面渐渐隐去另一个画面渐渐显现;当然,也有的影片采用空镜头,通过一个表现植物、天气、景色的空镜头来强化段落感。而上述的这些镜头组合方式,可称为技巧剪辑。
有了上面的一段铺垫,顾名思义,无技巧剪辑就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上下两段内容。使用无技巧剪辑,最大的可能性是从镜头内部寻找内在联系。在拍摄之初,也就是做分镜表的时候就要找到镜头之间的结合点,这个点便是后期的剪辑点。
常用的无技巧剪辑大约有11种,而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是混合使用的。为了便于阅读,本文不罗列其中的理论,只想借两部影片中用到的技巧来说明此技巧的技术特点。
第一部影片:《偷天换日》(2003年)。
在影片大约16分45秒时,众人在威尼斯成功完成盗窃,镜头从威尼斯的全景慢慢抬升到天空,然后随着天空慢慢的右移,接着慢慢下放,出现阿尔卑斯山的全景。这一组镜头大约50秒,通过天空这个剪辑点,实现时间、空间的转换。同时,在镜头转化过程中,背景音乐也跟随着场景的实现从紧张到轻松的变换。
第二部影片:《明日边缘》(2014年)
在影片大约49分49秒处,丽塔为了训练凯奇,一次次的杀死不能完成练习的他。电影为了表现凯奇的无数次“死而复生”,用了大约10秒的时间,在凯奇回到基地被叫醒的一刹那,采用跳跃式剪辑的手法,不断重复丽塔开枪和黑人中士的脏话。通过这种剪辑方法,可以省略时间、空间的过程,突出凯奇不断增强力量的一种意愿,当然也有一点点黑色幽默。这种跳跃式剪辑是以内容逻辑性为基础的。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大致可以看出无技巧剪辑的某些特征。首先,无技巧剪辑并不是不用技巧,而是使用一种看似自然的技巧,也就是能够让观众无法察觉剪辑点的技巧;其次,无技巧剪辑必须以内在的逻辑性为基础,能够让观众自觉地将镜头联系起来,并理解影片所表达的内容;最后,无技巧剪辑必须选准剪辑点,这个剪辑点能够承接上下两个场景,使之符合影片内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