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语因明 发布于:
伪托邦传来的胡萝卜福音
——《疯狂动物城》的意识形态
文=空语因明
正能量过多会歪曲事实,
负能量过多会分解事实,
正负之间并非如其所示。
——《能量理论》页17

8 .6 / 8 .0
疯狂动物城(2016)
影评(280)
收藏(6255)
空语因明 发布于:
大叔的画皮是防弹的
——看《飓风营救1,2,3》
——大叔的画皮与本相之一
文/空语因明
《飓风营救》讲述着大叔复仇的情节,它属于流俗意义中的经典复仇动作片。此类影片带来的是应许给观众的幸福感——复仇终将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完成。在此类影片中复仇面对的是混乱而罪恶的世界,律法正义是不可靠且同样混乱的。只有一种事情是单纯可靠的,那就是私人正义,它也是此类动作影片的纯粹主题——虽然私人正义实质上并不纯粹...

6 .9 / 6 .0
飓风营救3(2014)
影评(146)
收藏(2609)
空语因明 发布于:
善恶若悬崖,道德止于蛮荒
——看《荒蛮故事》
文/空语因明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道德咒语如是道。
《荒蛮故事》讲述了六个独自围绕复仇主题而展开的故事,其中充斥着冷漠,愤恨,鄙夷,压抑,狭隘和偏执。若要从这些故事获取什么训诫的话,那么就是起始陈列的那句话,无非就是去恶扬善之类的,咒语般的道德。那句训诫给出某种暗示——或以这种暗示为前提——善与恶之间是清浊分明的,只要内心能够净意...

8 .2 / 7 .0
荒蛮故事(2014)
影评(78)
收藏(1143)
空语因明 发布于:
虚无的崇高:“魔戒”的道与德
——从伦理学到形而上学的审视
文.空语因明
太初有道,德言随附。
《魔戒》恰如众多史诗式神话那样,以其个自所理解的世界本原为语境,述说着道与德的故事。善与恶之间的斗争是其根本主题。《魔戒》表达着明确的善恶观念,善的观念蕴含在道德律中,表现为崇高。这种崇高具有决定或引导生死的效力,它限定着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度,意义就在这种限度之后得到表达...
空语因明 发布于:
漂泊正义论:正义无家可归
——看《独行侠》的意识形态
文/空语因明
【全世界最初都像美洲,而且是像曾经的美洲…】
——《政府论》,约翰·洛克。
0】《独行侠》作为一个老套的故事,旨在催化某种普遍观念或强化某种集体意识。广义而言,这样的普遍观念是正义观念或生存意义的观念;狭义而言,这样的普遍观念是政府体制或社会组织方式的观念,以及国家何以形成的观念。那种集体意识是那国的人与其国土之关系的潜意识,
7 .3 / 6 .0
独行侠(2013)
影评(231)
收藏(3965)
sophysay 发布于:
认识论迷雾与相对正义
——由《牛津谋杀案》论悬疑罪案片的类型界说
文/空语因明
1】《牛津谋杀案》作为一个悬疑罪案影片,其中探讨了一系列根本的认识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布置出了悬疑的情节,而且也作为线索揭示着悬疑片的类型实质,由此可以将该影片看作“元类型”的悬疑罪案影片。这种“元类型”是对观念的意义而言的,作为观念形式的组织方式。
7 .1 / 8 .7
深度谜案(2008)
影评(347)
收藏(899)
sophysay 发布于:
【分裂正义论:个人作为国家的工具】
——看《影子舞者》
0】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北爱尔兰问题,爱尔兰与英格兰之间的民族冲突;故事的聚焦面是个体家庭中的个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中被褶皱和破碎着的个体家庭,在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冲动的民族主义分子之间,个体成为国家的工具。当国家和社会融为一体,正统与武力结合成巨大的幕布,黑暗成为太阳的证明,宏大的阴影,个体意识被压抑在阴影之中,一场悲剧。
7 .2 / 8 .0
影子舞者(2012)
影评(12)
收藏(94)
sophysay 发布于:
【复仇与宽容的七级浮图】
文/空语因明/sophysay
0】《七个人格变态者》或《七个变态人格》,这并不完全是一个关于人格变态的电影故事,更确切的,这是一个关于“复仇与宽容”之选择的故事。它没有重复“复仇是虚妄的”或“宣扬宽容与爱”此类的陈词滥调。这个电影呈现了一座复仇与宽容构建而成的觉悟之塔,一座在虚妄与非之间的七级浮屠。
这个电影的主要线索人物是尝试写出《七个变态人格》的作家马蒂和
...
7 .8 / 7 .1
七个神经病(2012)
影评(79)
收藏(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