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看过一个广告,李易峰嚼口香糖,一直嚼一直嚼,从猴子到古人到现代再到星际未来,有点《生活大爆炸》片头的样子,李易峰在广告片中完整演绎了进化的历程,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创意有点意思,对一个艺人来说,就是要一路进化,才能有所收获。
到这部《怦然星动》,李易峰今年也演好几部片了,《栀子花开》,后面还有《老炮儿》,塑造了不同的角色。现在都说“小鲜肉”,其实就是年轻英俊的新锐男演员的意思,他们啊,往往有一大
...
5 .6
怦然星动(2015)
影评(42)
收藏(1804)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昨天在北京很有幸参加了一个极小规模的见面会,来者是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他的《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等片都是名闻遐迩,能用“世界电影艺术大师”来形容的在世导演并不多,给阿巴斯这个名头,想必是全世界电影圈公认的。
见面会来的人很少,我一屁股坐到了最前面最中间的椅子上,方便近距离聆听大师的意见。活动很精悍,阿巴斯来了就是互动交流,大家提问,他来回答,除了翻译的时间,没有任
...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克里斯托弗·李的逝世,让整个西方电影界都罩上了一层悲伤的面纱,这位93岁的老爷子于当地时间6月7日早晨在伦敦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衰竭,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这算“喜丧”了,但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怕都很难再看到这么一位优雅迷人的老爷子,一位将邪恶与贵族两种气质完美集于一身的老派表演艺术家了。
...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4月4日是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诞辰纪念日,应该会有塔迷想去朝圣扫墓吧,反正我去了,地方还真不好找,问很多巴黎人都大摇其头,一个人去,找到一次挺不容易,所以打算把攻略写出来,方便有意去扫墓的朋友。
塔科夫斯基后半生从前苏联叛逃,流亡在西欧,死后葬在巴黎,不过并非在拉雪兹神父、蒙马特、蒙帕纳斯这三大公墓,也不在巴黎市区,而是葬在在巴黎郊外圣热纳维耶(St Genevieve des Bois)小镇上的俄罗斯移
...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惊悉中国电影史学泰斗李少白先生昨日仙逝,不胜哀悼。
在大学念电影学专业时,我的电影史老师石川教授是李少白先生的嫡传弟子,因此从辈分上看,少白先生可算是我的师爷,不过真要从国内电影学界的学术谱系上看,我这样编排太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事实上,李少白先生是国内电影史学界的标杆性学者——他和其他两位先生共同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迄今还是国内唯一一本关于中国电影的通史性著述,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两卷本的
...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最近在北京的地铁站里看到了一个“寻人启事”,说是“好莱坞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之父”许诚毅携带一个神秘物种来华,然后就消失了,请知情人联系《捉妖记》项目组或安乐公司云云。驻足看了一会,当然明白这是个广告,不过创意很新颖,特别是许诚毅这个名字,还挂上了“史莱克之父”的头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乐公司作为著名的华语电影公司,多年来佳作迭出,跟好莱坞的关系也颇为紧密,此番牵手许诚毅,当然让我对这位“史莱克之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7 .2
捉妖记(2015)
影评(309)
收藏(5625)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大概是从《失恋33天》开始,白百何开始了她作为“票房灵药”的星光坦途,《分手合约》《私人订制》什么的,都是票房大卖,而她作为都市青年女性代言人的形象也逐渐在观众心目中确立,由她出演《整容日记》自是顺理成章。
《整容日记》的编剧、导演林爱华跟陈可辛合作多年,早年就是UFO电影公司的全职编剧,最近几年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投名状》《武侠》《中国合伙人》等片也都有林爱华编剧或合编,所以在林爱华执
...
5 .3
整容日记(2014)
影评(64)
收藏(1187)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反正《小鱼吃大鱼》是给了我惊喜,对这么一部由香港导演主控的内地职场喜剧,本来不敢有太大的期望,但现在看下来,确实不差。编剧、摄影、美术,都不坑爹,尤其是片中的几个主演,更是给了我意外的惊艳感。
男主演郭京飞是上戏科班毕业,后来出演过众多话剧,在话剧舞台上成就斐然,30出头的年纪,已经拿过“佐临话剧艺术奖”、“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话剧金狮奖”等多个话剧奖项。女主演齐溪则是中戏科班出身,在孟
...
6 .9
小鱼吃大鱼(2012)
影评(31)
收藏(40)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按:《画皮2》刚上映一个星期时,对乌尔善导演做了次专访。个人觉得,乌导演的谈话内容对于有志进入电影市场进行商业电影创作的新人导演们很有借鉴意义,所以贴出来分享。
受访:乌尔善
访问:图宾根木匠
图:《画皮2》的票房非常好,几乎所有的国产片票房记录都被打破了,这样的票房表现你之前有预期吗?还是说比较意外?
乌:我觉得跟我们两年以前预想的差不多,但是比我们想得更好。之前我们做了清晰的市场定位,
...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
2012年7月3日,美国独立日前一天,美国电影人安迪·格里菲斯(Andy Griffith)在家中安详去世,享年86岁。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悼词纪念,称格里菲斯是一位“才华卓越的演员”。
这位被观众们昵称为“美国警长”的老人,在其前半生的演艺生涯中,以其特有的南方口音与表演方式,对军队、警察等国家强力机关极尽揶揄打趣,并因此颇受欢迎,成为1960年代美国的“国民男星”。自然,喜剧的基本逻辑正是如此
...